跳至正文

今天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吃过苦,没有抗压能力,更加玻璃心_风闻

【本文来自《应试教育助力中国崛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少数派
  • 我同意你的观点,我也认为中国的所谓应试教育是目前最公平的人才筛选机制,是让阶层可以流动的最好方式。但凡批判应试教育的人,希望能提出一个更合理公平的人才筛选方案。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案,应试教育就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我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还是有很多需要改革的地方,怎么通过改革尽量降低应试教育的缺点?应试教育最大的缺点就是让学生为了提高成绩,学了很多不需要的知识,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小学生的天性,妨碍了孩子个人特长的发挥。所以有人说目前的应试教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也使学生缺乏“创造力”是有道理的。

    我在很多评论中一直主张取消中考,把高中学校均衡化,让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前不用过度竞争,这样学生在小学到初中都不用内卷,学好基本知识就行,有更多的时间发挥自己的天性,发现和养成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这样孩子在进入高中阶段时可以选择自己的特长,比如,让少数有数理化等特长的进行相关培训,参加国内国际大赛,选拔其中优秀的进入名牌大学相关专业再深造,类似“北大强基计划”这样的;让有足球天赋的去踢足球;让有艺术天赋的去学艺术等等;其他没有这些天赋的就参加普通高考,只需要在高中三年充分竞争,最后再根据高考成绩选择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这样可以比较好的做到“因材施教”,也就能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

    只要设计好配套的措施,这样的基础教育模式比目前的方式更合理,更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筛选,而且这是完全可行的。这样的模式可以使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只集中在高中三年,这就尽可能降低了应试教育的缺点。而且因为高中学校均衡化,也不需要“择校”了,“学区房”现象也就解决了,一举多得。希望有一天这个设想能实现吧。

    目前的基础教育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择校”“择校”“择校”,因为中小学有三六九等,为了“择校”,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补课,可以说“择校”放大了“应试教育”的缺点。现在双减了,但并没有解决“择校”问题,有条件的家庭就一对一了,这样反而推高了补课支出,对5%的富裕阶层更有利,以后也许名校里绝大部分都是5%的富裕阶层出身的学生了。这个问题不解决,会造成阶层严重固化,对国家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至于网上那些恶意攻击应试教育,只挑应试教育的缺点,却故意忽略其优点,同时又不能提出更好解决方案的人,不是蠢就是坏。不排除是敌对势力在挑拨离间,故意引导舆论方向,希望破坏中国的教育环境,抑制中国的发展,希望大家提高警惕。

关于给孩子减压、减负,我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

今天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了,从小就没有吃过苦,大人溺爱有加,到了学校老师也不敢打不敢骂,这样的结果可能会使学生没有抗压能力,更加玻璃心,一遇到挫折就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而且这个社会竞争是相当残酷的,如果不让孩子从小就适应残酷竞争的环境,年龄越大适能力越差,可能会付出更加痛苦的代价。

……

像斯巴达那样在孩子才七八岁的时候就送到军营进行训练当然不现实,但是适当增加一点课程和作业量也是可以探索的,减少课程和作业量未必是好事情,孩子早放学家里没有大人管束,不只会看过度电视、玩手机、打游戏,甚至还有生命安全之虞。

……

前段时间说到学校为了防止发生事故,课间时间不许学生离开教室,这就是学校学生管理理念出了问题,学生的安全可以通过强制意外险来分散,不让学生进行课间活动不异于因噎废食,课间玩耍不只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身体健康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