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第七十届大赛车既有许多亮点也有憾事_风闻

  分为两个阶段连续六天的第七十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昨日晋入最高潮,在多项最重要赛事的决赛中,各路高手施展浑身解数誓争榜首,风驰电掣,你追我赶,也因此而出现连场惊险场面,将赛事的紧张与狂热气氛推上最高峰。而如此激烈紧张的战况,竟然没有发生重大意外,更没有车手「阵亡」,却让一些追求重大意外场面的青少年观众颇为「失落」。但惟其如此,反过来证明了澳门主办单位的日趋成熟及车手们「既争速度更注意安全」意念已牢固树立。

  今年的格兰披治大赛车,适逢第七十届「大寿」,也是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的首届赛事,因而主办方卯足了劲,落足街头心机,除了是争取到国际汽联同意恢复三级方程式等重要国际赛事,及增加多场新设赛事,因而将比赛时程增加两天共六天,从而必须分两个阶段进行之外,还引来国际汽联重返澳门,提升澳门赛事的国际公信力及地位,并「刻意」地将国际汽联与中国汽联撮合在一起,甚至连两者在现场的办公室也是安排比邻,从而促使中国汽联与国际汽联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助于中国的车手走向世界,在各个国际赛事中争取较佳成绩,为祖国争光。

  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在世界车坛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少世界顶尖的车手,皆透过驾驭澳门东望洋跑道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且也是新手的「练兵场」。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在市区闹市内,在以多弯、狭窄等因素著名的东望洋跑道上进行。全球现有新加坡、澳门、加州长滩、巴库及摩纳哥设有赛车街道赛,但要说弯道之多及之急,澳门是第一位。东望洋跑道亦是全球唯一同时举行房车赛和摩托车赛的街道赛场地。东望洋跑道全长六点二公里,赛道最窄宽度只有七米,作为全球少数且历史悠久的街道赛场地,赛事走在葡式及现代建筑之间,还有迂回曲折、上坡下坡的山路。高速直路加上迂回急弯,被公认为世界上其中一条对车手有极高要求的赛道。尤其是著名的发夹弯(台湾地区政坛已经将之当作政治术语使用),是整条赛道中,战车速度最慢、且被众多车手视为最难应付的一个弯角,此狭窄程度在全球赛事中数一数二,因此赛会为减少意外发生,规定各车手不可以在此路段超车。

  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的比赛项目除著名的三级方程式外,还设有房车赛、摩托车赛、GT3赛等,亦曾举办怀旧的老爷车赛、以明星名人为卖点的成龙杯等,亦设自动波摩托车赛来增加赛事的娱乐性,曾被选为「十项最精彩的街道赛事」和「不能错过的二十项顶级赛车活动」。澳门格兰披治大赛亦是一众赛车新星的摇篮,不少世界知名的赛车手在新人时期,都曾经到澳门作赛。其中包括一级方程式的许多世界著名车手。

  由于今届大赛车是第七十届,也是疫情结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开放口岸的首届,因而吸引了众多车迷来澳门观赏。据主办当局表示,六天的十一项赛事共吸引十四点五万人次入场,其中第二阶段的四赛事录得九点九万人次入场,亲身感受「飞」一般震撼,数字超越二零一九年疫情前的水平(八点六万人次);收益包括六间综合休闲企业分别赞助二千万元,即共一点二亿元。

  也正因为连续六天赛事的门票早就沽售一空,而赛事期间也都座无虚席,导致许多从各地专程而来的车迷「望门兴叹」,也因此而滋生了赛事期间出现的「黄牛」、炒赠券及工作证的情况。这是过去历届赛事都未曾出现过的,反过来折射了入场观众的踊跃,门票「一票难求」。当然,有关当局也不忽略这个情况,据体育局长潘永权表示,将会了解情况,至于如何去改善杜绝,相信会透过不同部门通力合作做得更好,当局会积极处理,往后会作更多宣传推广,教导公众提前购票。而警察机关也抓获了几位「黄牛」,阻吓了「炒卖风」。

  场内虚撼热烈,场外也人头涌涌。昨日截至晚上九时,全澳各口岸共录得旅客入境人数约为十三万人次,再次制造高峰记录。本澳酒店、餐饮业及旅行社等在这段时间蓬勃,超出预期效果,可见入境访澳数字理想,显示大赛车成功带动各行各业。大赛车结合美食节形成迭加效应,使得本澳市面人流增加,市道畅旺。大三巴旅游区一带人流畅旺,生意增长约五成。

  但今次大赛车也有憾事。那就是上周日的澳门四级方程式大赛十二圈决赛,由年仅十六岁的英国车手林伯雷夺得冠军。他在颁奖台上庆祝夺冠时,怀疑饮用含酒精饮料,当时由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颁奖,网民质疑其作为体育局和卫生局「顶头上司」监督不力。卫生局局长罗奕龙在出席电台时事节目《澳门讲场》回应事件时表示,当局已开立卷宗调查,并即时联络赛车主办单位,倘情况属实将依法处罚一千五百元至二万元,并教育涉事少年。

  第6/2023号法律《预防及控制未成年人饮用酒精饮料制度》(下简称「控酒法」)于十一月五日开始正式生效,法案第三条「一般原则」规定:「本章的规定旨在对开放予公众使用且不论其所有权的地方内销售、提供及饮用酒精饮料设定限制,以保障未成年人免其接触酒精饮料。」而「控酒法」生效后,有关当局到处巡查,并查处了若干出售含酒精类饮品给未成年人等的情况,显示当局是认真严谨的。但「百密一疏」,在「控酒法」生效刚一个星期,却发生了未成年车手「狂开香槟」的情况,让许多「执正来做」的市民颇有意见。

  香槟也是葡萄酒的一种,只是酒液中充满了二气化碳气泡,它的酒精含量在百分之八至十四之间,其中大部分的香槟是百分之十一至十三度,与葡萄酒差不多。虽然低于白酒和白兰地的四十度以上,但由于其酒液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泡,因而喝过香槟的人,都感到很容易喝醉。

  而「控酒法」规定,在开放予公众使用、且不论其所有权的地方内销售、提供及饮用酒精浓度在百分之一点二以上的饮料限制,包括:设定禁止销售、提供及饮用酒精饮料的地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或提供酒精饮料,禁止以任何远距离方式向未成年人销售或提供酒精饮料等;亦订定贩售酒精饮料场所应遵守的。因此,酒精含量百分之十以上的香槟,是违反了「控酒法」的规定。

  但获奖车手于颁奖仪式后喷洒香槟环节,是国际大型赛车运动一项传统的庆祝仪式。这就显示,「控酒法」的立法未臻完善,没有将特殊情况排除在外。当然,如果主办当局能够更细致全面,在预料到有未成年车手可能会夺冠的情况下,准备好假的「香槟」,以二氧化碳气泡高含量的汽水类饮品代替香槟,就将可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但也有人指出,大赛车颁奖礼尽管向公众直播,但由于其并不属向公众开放的地方,故根本不属「控酒法」的规管范围,赛会及未成年人车手根本没有违法(当然在播出时应当标示「未成年饮酒违反控酒法」的字幕)。是耶非耶?还待有释法权的机关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