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不知道。
但比也有方法,一是真比比真,不能有假;二是怎样比,比不好就很搞笑。
现在有人好拿中国和美国、日本对比,其实中国从很多方面看和美国没有可比性,差异巨大,基本没有比的价值,比的结果没有参考意义。之所以好和美国比,因为和美国比比较有面子,胜则可喜,虽败犹荣。跟个弱鸡比,胜了又如何。
跟日本就不同,中国从很多方面跟日本有共同点,可比性极强,比的结果会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并且中日两国同属一个区域,隔海相望,日本对中国利害乃至存亡攸关,美国虽宣称自己也是太平洋沿岸国家,但太平洋太大了,中美分属东西两岸。
有人现在把日本当弱鸡,感觉跟日本比有点丢面儿,其实日本可不弱,不但不弱而且很强。日本不小,加上领海面积已经很大了;日本人口很多,跟领土第一的俄罗斯同属一个级别,比领土第二的加拿大人口多多了;现在日本人个头不矮,前些年曾超过中国人的个头;日本确实是岛国,但岛国也并不全是海水一上涨就淹没,估计如果日本被淹没,全球很多国家都会被淹没;日本历史上曾是中国藩属国,全方位学习中国,但唐朝末年日本已经停止学习中国,对中国很长时间还保持一种谦卑关系,那是他的算计,不是真心屈服,他一旦不谦卑了,中国似乎也没有多好的办法,比如倭寇之乱、明清两朝侵略朝鲜、吞并琉球、甲午战争割占台湾、参与八国联军、日俄战争后抢占关东州、一战后抢占青岛、九一八事变等;对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恐怕要研究,不能盲目相信,要知道日本还有一个所谓的海外日本,也就是大规模海外投资,同时还有极大的物质储备,包括战舰、石油以及淡水等战略物质;日本的科学技术是很高级的,这从诺贝尔奖就能看出来。
其实关于日本的很多东西和情况,尽管日本人善于隐藏,要想知道真相也并不难,关键是在有些人的一句小日本口头禅下根本不屑研究,撑破天也是小日本,完全可以一铲了之,而忘记了日本人也有口头禅那就是“大日本帝国”,在“大日本帝国”下中国人没少遭罪,从今天的角度看,当年日本的侵略是中国历史上来自外部的最大的、最严重的、最悲惨的侵略。
其实即使日本小,进入近代后是大小决定强弱的吗?十八十九世纪老牌的殖民强国有一个领土和人口大国吗?除了沙俄和美国有一个大国不挨打吗?现在以色列小的不能再小,周边全是比他大的阿拉伯国家,几次中东战争下来一目了然,而现在以色列已经摧毁了加沙地带,阿拉伯人现在也不知道是该合纵还是连横。
当然日本有两个不可改变的致命弱点,一是多火山多地震,但像日本那么大的国家,除了整个地球即将被火山地震摧毁,火山地震不会单独摧毁日本一个国家,而现在日本已经从物质上、技术上、方法上、尤其是意识上做到了防范,可以把灾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二是日本资源匮乏,但这已从科学技术上、经贸外交上、意识上得到很好的弥补。
如果中日两国和美国比较,其实日本和美国更接近,领土面积日本和中美不在一个量级上,人口日美和中国不在一个量级上,经济总量日本和中美不在一个量级上,但人均中国和日美不在一个量级上,而政治制度、政治结构、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模式、外交环境、开放及融入世界情况日美更接近,而和中国差异较大。
中日需要很好的比较,人们也做过一些比较,主要集中在明治维新和百日维新上,从两个维新就能看出中日很接近。
这两个维新既有相同的基础,基础都是在近代西方文明发达之时日益落后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愈发显得落后的状况,逼着两国人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又找到了同一条道路,都是向西方学习并融入进去,只是结果和意义不一样,明治维新成功了,意义重大,百日维新失败了,正面意义甚微,反面意义亦重大,正是他没有成功中国走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一条看似完全不同的道路其实也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大方向都一样。
中日两国两个维新大的方面基础相同,但基础也有不同的地方,日本历史上长期受到中国的压制,危机感很强,不要说在世界意义上,就是在东亚意义上他也没有辉煌过,没有汉唐盛世,没有远征西域及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估计最辉煌的时候也就是接受朝鲜和琉球的朝贡,东亚以外日本籍籍无名,所以他一直有发愤图强的意愿,乐于学习一切先进的文化;而中国在东亚乃至世界都可谓煌煌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盈,文明昌盛,平交罗马、阿拉伯帝国,周边全是藩属,举目世界大有舍我其谁之慨,这就养成老大帝国心态,狂妄恣肆,自我膨胀,不思进取,更高级的文明来到面前依然摆谱,放不下身段,一旦挨打,心态崩溃,最后心不甘情不愿的不得不进行改革,这样的改革可想而知不会有好结果,到处是烂尾工程,到处是首鼠两端,到处是自相矛盾,留下一个巨大的烂摊子,祸国殃民。
人们总是追问,两个维新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比较深刻一点是,两个国家在向西方学习时的顺序完全相反,一个由本质到现象,一个由现象到本质。其实反映的是虽然两个国家向西方学习都是困而后知,而一个比较主动,有水到渠成的意思,一个完全被动,屎不到屁股眼就不拉。
日本和中国接触西方文化是同时的,都是在十七世纪,中国是接触了西方的传教士,日本是接触了西方的商人。传教士带到中国的西方文化被中国社会上层垄断,没有传播到社会面上,比如天文历法在朝廷上、绘画在宫廷里、数学基本由康熙等个人垄断,且只作为个人休闲爱好,没有感觉到他的一点科学意义,当然也不会对中国文化及教育产生任何影响,以后把传教士一赶走,西方文化立即销声匿迹,跟没传播到中国过没有两样。
由于当时日本只和荷兰一国通商,而荷兰商人带到日本的荷兰文化及整个西方文化在日本产生很大影响,被日本人广泛学习,统称之为兰学,内容广泛,蔚为大观,成为显学。
当时有日本人绪方洪庵办的适塾,在适塾学堂学习过的福泽谕吉办有兰学塾,这些私人学塾都将兰学传播到社会,以后很多明治维新的仁人志士都直接或间接的得到学习。不仅如此,德国医生西博尔德被荷兰国王任命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军医被派往日本,他在日本长崎直接开办鸣龙塾,直接由西方人讲述西方文化,影响更大。而这些由国内外开办私塾讲述西方文化的事在中国当时闻所未闻。
由此可见兰学在日本是多么受欢迎,影响是多么大,而日本人不仅是在知识上学习西方文化,而且兴办实业,亲自实践,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已经有相当规模的近代资本主义性质企业,可以想见即使没有明治维新,日本近代资本主义性质企业也会发生。而中国直到洋务运动才出现一些不计成本、不投放市场的国办官僚企业,不能称之为近代资本主义性质企业。
由此可见在学习西方文化上日本人走在前面,而且学的扎实,真心实意的学,而日本人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中国还在大搞科举制,写八股文,人心还在牢笼里。直到二十世纪连辛亥革命也失败了,中国才由陈独秀掀起学习西方文化的热潮,即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太过仓促逼窄,还没展开即已转向。
当然所谓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并不能理解为只集中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就已经开始学习西方文化了,但不论哪个时期,中国学习西方文化的认真和深入是不能跟日本人比的。一直到现在有些中国人还在抱着西方学术就是奇技淫巧,中国学术才是真的博大精深,是高于科学、神学之上的玄学。TM的真的很玄,谁都可以解释而谁都解释不清,东拉西扯,胡说八道,很适合江湖骗术装神弄鬼。你看现在有多少穿着唐装,带着手串,手摇折扇,大谈所谓的天道、玄学的人,就知道妖魔鬼怪必成灾。
由于日本人广泛深入的学习了西方学术,打下认知的坚实基础,所以在明治维新后进行政治制度改良和兴办企业、学校,走法治道路,改良社会风气,移风易俗都比较顺畅。而中国由于没有这个认知基础,兴办企业也好,政治制度改良也好,走法治道路也好,处处掣肘,举步维艰,洋务运动失败、百日维新失败、辛亥革命失败都与此有关。
社会的根本是人,文化不是根本,而只是人的附加品,文化如果不能促进社会进步,不能有益于人性解放,不能有益于人性健康发展,就不是好文化,不能为了文化而扭曲人,文化要适应人,而不是人适应文化。就像鞋子一样,鞋要适应脚,而不是脚适应鞋子,削足适履是错误的。
如果有文化相反的不但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反而有害于人性解放,戕害人性,或者只适应于人性恶劣的一面,甚至助长人性的恶劣,就像法西斯文化,这样的文化是一定要清除的。严防落后腐朽文化和人性的恶劣结成共同体,互为屏障,互相保护,相互提供正当性、合法性。
当然所有人性和所有文化都是一个发展过程,没有完美的人性,也没有完美的文化,重要的是人性和文化可以不完美,但不要偏离正道,一旦偏离正道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