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银行家在收购中找到一线希望,因为香港交易和IPO放缓 – 彭博社

香港恒生指数是过去12个月表现最差的主要股票指数。

摄影师:Jerome Favre/Bloomberg

交易活动放缓导致香港银行家们争夺业务,但有一个领域却很活跃:收购在该市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最新的知名案例涉及 欧舒丹国际有限公司,该公司即将结束在香港上市公司的14年历程。彭博新闻本周 报道 称,亿万富翁所有者Reinold Geiger正接近与 黑石集团 协助融资私有化这家护肤公司的交易。

其他知名公司包括行李制造商 新秀丽国际有限公司,该公司正在考虑私有化交易,并受到 凯雷集团KKR & Co. 等公司的兴趣,同时也在考虑在美国进行双重上市,知情人士透露此事

中国因素

中国的 经济困难 和与美国等竞争对手的紧张关系推动了这一趋势,因为这种紧张关系直接影响到香港的股票市场,该市场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权重很高。许多在该市上市的公司的股价正在以折扣价交易,相对于欧洲和美国,Alvarez & Marsal的董事总经理Xuong Liu表示。

刘雄来源:阿尔瓦雷斯和马萨尔

“2024年及以后,我们将看到更多的私有化交易,”刘说,他还是A&M亚洲交易咨询团队的联合领导人。“这只是个开始。”

在过去12个月中,香港恒生指数是全球表现最差的主要股票指数,下跌了16%,而标普500指数上涨了27%,富时100指数上涨约2%。日本日经225指数上涨了超过40%。

刘表示,过去香港吸引全球企业是因为与中国的联系以及其巨大的增长潜力,但现在“不再是这样了”。他说:“他们现在看到在其他交易所获得更多价值,因为他们可以接触到其他全球投资者。”

更好的估值

BNP巴黎银行亚洲并购主管理查德·格里菲斯表示,收购香港公司并在其他地方重新上市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估值机会。

格里菲斯表示,对于全球品牌来说,对香港私有化交易的兴趣特别强烈,他指出许多公司和私募股权公司正在考虑可能性。

“虽然仍然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但融资变得更加稳定,利率走势更加清晰,已经触顶,”他说。“这些因素给予竞标者更多信心,这对于并购至关重要。”

理查德·格里菲斯来源:法国巴黎银行

MSCI香港指数正在以11.9倍的预期收益估值交易,低于其五年平均值15倍以及亚太地区同行约14倍。

本地转变

转向更多本地和区域公司,ESR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正在研究选择,包括考虑将这家亚洲仓储开发商私有化,因其股价自2021年高点下跌了71%。香港宽频提供商香港宽频网络有限公司的所有者正在再次深思,包括潜在的私有化或引入新投资者。

甚至中国在内地和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也在考虑将在该城市上市的实体私有化,据瑞银集团亚太并购主管Samson Lo称。

“国有企业有现金,融资条件已经改善,估值也较低,因此现在是他们寻求私有化交易的好时机,”他说。

例如,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表示计划将香港上市的中国传统中药控股有限公司私有化。

香港经济放缓更多信息:
香港银行家有大量空闲时间,交易下滑引发焦虑
开放日:月租7.7万美元的租金显示香港衰退的深度

对于没有全球业务的中国公司来说,私有化并在其他地方重新上市的过程对其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但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替代资产管理人员面临着投资压力,A&M的刘说。

“私募股权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发现很难投资到规模较大的资产,”他说。“一些在香港上市的实体可能是很好的潜在目标。”

参加MLIV脉冲调查
印度、中国还是日本 —— 哪个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分享你的 观点

银行家们希望他们将忙于策划这类交易。

“我们收到了很多客户关于潜在香港私有化交易的咨询,” 瑞银的罗说。“在未来几个季度,我们可能会继续看到更多这类交易。最终,所有明显的交易 —— 无论是全球品牌还是国有企业的交易 —— 都将完成。只是时间问题。”